更新时间:2022.04.06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或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
医疗事故医院赔偿项目如下: 1、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2、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3、医疗费、误工费等其他费用。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如下: 1、医务人员报告上级领导。 2、医疗机构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医疗机构保护现场,即保管材料,封存现场物品。 4、医疗机构对该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机构作出处理决定,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及家属要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人及科室主任要写清事情经过,并且要把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可以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调解、诉讼等途
发生医疗纠纷的,医患双方可以解决的途径: 1、双方自愿协商。 2、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不是就代表有犯医疗事故罪,犯医疗事故罪必须要满足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怀疑医院是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
发生医疗事故不是一定构成医疗事故罪的,犯医疗事故罪必须要满足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
鉴定是否是医疗事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等。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