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6
单位犯罪案件企业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既然《刑法》将上述人员的有关犯罪行为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其自动投案行为实质上也代表了单位。 2、必须如实交
属于自首的情形包括: 1.一般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特别自首、准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投案自首包括: 1、犯罪事实和犯罪人未被发现; 2、犯罪事实已被发现,犯罪人尚未查明; 3、司法机关已经发现了犯罪事实,形迹可疑而被有关组织查询、教育; 4、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被发现之前,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分子进行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 5
犯罪后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也可以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以下单位和个人自首: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单位; (3)城乡基层组织; (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单位犯罪中领导主要负以下责任: 1、如果该领导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会被判处相应刑罚; 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是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 (2)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3)客体要件因犯罪不同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 (4)客观要件即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既然刑法将上述人员的有关犯罪行为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其自动投案行为实质上也代表了单位。 2、必须如实交代单
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盗窃罪等,既可以由一人单独实施,也可以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当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罪。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刑事犯罪一般包括10种类型。分别是: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又可以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