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9
故意杀人罪不能判缓刑,缓刑只能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杀人罪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不一定会判死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般故意杀人罪量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果是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一般要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情节符合较轻标准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
根据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如下: (1)犯罪嫌疑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若是情节较轻或是有自首悔改等情节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的计算如下: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界定标准如下: 一、行为人必须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二、预备行为必须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 三、行为人必须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这是区别预备犯与中止犯的显著标志。
犯罪人的犯罪危害性较小、犯罪结果较轻、没有造成重大危害和人员伤亡的认定为故意杀人犯罪情节轻微。犯此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1岁未成年故意杀人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也就不需要处罚。未满12周岁属于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对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绝对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故意伤人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杀人应当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如以下情形: 1、出于财富、奸淫、报复行为、毁灭犯罪证据、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用火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其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与之日夜相处的特定对象,如亲属、著名政治家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若行为人有故意打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所适用的判决处罚规定为: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属于轻微伤的按治安案件处罚。被害人能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