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可以撤案。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此外,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是: 1.提起自诉的主体须是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 2.提起自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人。 3.案件应当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受诉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4.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有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的事实
刑事案件可以在网上查到,如果是已经作出判决,判决书已经生效的案件,可以在裁判文书网查询。 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包括: 1、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 2、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 3、支付令; 4、刑事、民事、行
四份,一份给法院,三份给被告。民事案件起诉时,如果被告只有一个人,原告需要提交二份起诉状,证据的复印件也要提交二份,其中一份由法院存卷,另一份由法院转交被告。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
(1)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 (2)程序问题。 2、根据《刑事诉讼法》238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
1、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公安机关对于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当迅速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2
对公安机关不立案有两种救济途径:一种是获得不立案的书面通知后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另一种是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申请立案监督。
法院立案应当是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但是法院立案应当只限于自诉案件,如果是公诉案件,应当由公安机关侦查立案,然后移交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交由人民法院审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情形包括: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以下三种类型: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或者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
减刑的适用条件: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减刑的对象只有被判处刑种的限制,而没有犯罪性质和被判刑期的长短的限制; 2、在刑罚执行期间,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符合法定的减刑情节,如果
刑事案件自诉人是指刑事自诉案件中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