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一、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
一、诬告陷害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
逃税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主体要件: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和过失;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四)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
1、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一、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
1、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
认定标准:行为者的逃税金额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和金额,或者具备法定情节,构成犯罪。《刑法》第201条规定,逃税金额占纳税金额的10%以上,逃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以二次行政处罚逃税的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盗窃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它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在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以构成主体
贪污罪,指的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取、侵占、骗取或通过其他不正当的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 贪污罪构成要件有: 1、贪污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该罪既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的正常活动及职务的廉洁性,又侵犯了公共财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