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以下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司法解释: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侵入或不退出行为,违反了权利人的意思,或破坏他人住宅的安宁,而积极侵入或消极不退出,就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误人他人住宅,一经发现立即退出,或者有正当理由必须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立案标准为: 1、超出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数量范围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2、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3、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指在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同意,私自存储可能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危险物质,包括枪支、爆炸类物品、或传染性病毒。一般来说,一旦有以上情况出现的,当事人应该判3年~10年的有期徒刑。但如果有情况十分严重的,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或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4.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 (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
非法拘禁罪的辩护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被告人有无非法拘禁的犯罪事实;2、现有证据能否确实、充分地证明非法拘禁事实是被告人所实施;3、如果确实是被告人所实施的,被告人有无从轻处罚情节,如初犯、偶犯、自首等情节的;4、最后从被告人的家庭
以下几种情况成立非法拘禁罪: 1、本罪是继续犯,非法拘禁是一种持续行为,要求持续一定时间。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时间是24小时以上。 2、严格区分本罪与合法拘捕而发生错误的界限。司法机关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行为,阻却违
对犯非法拘禁罪的行为人,应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
行为人犯非法拘禁罪,如果具有法律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能判轻。犯罪分子犯非法拘禁罪,属于从犯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存在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