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7
可以存在犯罪预备阶段的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缓刑考验期内重新犯罪不能再判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足以表明其社会危害性仍然存在,主观故意明显,不能适用缓刑。判处缓刑,必须满足罪犯有主观悔罪表现,并且人身危险性较低。
有关。贩卖毒品承担刑事责任是有年龄限制的,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但责令其未成年人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一般犯罪的是满16周岁才追究刑事责任的。 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飙车的,不认为是犯罪,如因飙车导致损失的,由监护人予以赔偿;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飙车,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具体来说,胁从犯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 2、在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虽不愿意但仍实施了犯罪行为。 3、行为人是因为受他人胁迫而参加犯罪的。
侵害未成年构成强奸罪,根据情节决定判刑。具体是: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强奸罪侵犯的是妇女性的不可
损害他人财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他人的财物是受到法律所保护的,任何人都不可以擅自毁坏他人财物,如果情节严重的话是会构成毁坏他人财物罪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那么就是胁从犯。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
共同犯罪的从犯,如果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1、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
有组织犯罪即三人以上故意实施的一切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活动。有组织犯罪判多少年,要看具体犯什么罪以及犯罪情节决定。如果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可以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
判刑6年的可以减刑三年,超过三年的是有可能出来的。根据法律规定,判有期徒刑最多减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因此说,判刑6年的最多可以减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