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5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挪用公司资金罪,挪用公司资金罪的,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其立案标准如下: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开发商挪用预售的资金,数额较大的,涉嫌犯罪。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或者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量刑标准为: 1、公
涉嫌挪用资金罪如果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受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
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
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董事、监事等主体是可以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挪用公司资金是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有以下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犯罪的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有何区别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都具备利用职务的特点,并且都是“挪用”行为,即日后准备归还。但是两罪的差别也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犯罪客体的不同。前者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公款的使用权;而后者则是非国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是: 1、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 2、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