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刑事拘留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规定,对于现行犯以及重大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予以先行拘留。具体的拘留期限,需要根据案件的复杂情况来确定,但是最高的期限不得超过37日。这里所说的复杂案件,主要是指:流窜作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二
醉驾是刑事拘留。一般来说,对于醉驾要等抽血检验,取得确实的醉驾证据,然后再由县区以上公安部门前签发拘留证,之后才开始拘留。醉驾即使没有造成交通事故,也可以按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醉驾驾驶造成其他危害后果,侵害不特定人群利益的,涉嫌以危险方法危
打架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具体要根据打架造成的伤情后果确定。情节较轻,一般是行政拘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两者的基本性质不同。行政拘留是一种处罚手段,刑事拘留是一种保障措施; 第二,行政拘留针对的对象是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环境。刑事拘留针对的对象是,可能会干预案件进行的人员,是
一般情况下酒驾不会被拘留。被拘留的情形,主要是指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以及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情形。具体来说,根据行为人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情节不同,做出不同的处罚决定。首先,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需要接受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处罚。其次,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这是因为,公安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
拘留分为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人被拘留的话,就属于前面所说的刑事拘留。根据相关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在三日到三十七日之间。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约为十四日,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类型的案件。而对于重大的复杂案件,刑事拘留的期限
盗窃罪,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的期限为10天至37天。从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时算起,侦查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最短3日内提请批准,最长要在30天内报请检察机关批准。检察机关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又被称为酒驾行为。对于初次触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不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只会要求行为人缴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罚款,同时要暂扣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
诈骗如果并未构成刑事犯罪,而是被处以治安管理处罚,则拘留最长时间为15天,属于行政拘留,拘留期限届满后,违法行为人即被释放。诈骗如果构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期满后,如果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则犯罪嫌疑人仍继
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刑事拘留的最低期限。司法实践中,一般来说,刑事拘留最少为三天。如果是较为简单的案件,公安机关在三日之内发现嫌疑人确实没有构成犯罪的话,就会予以释放。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刑事拘留没有最低期限,但是刑事拘留有法定的最高期限。
首先,因酒驾而被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如果能排除犯罪嫌疑的话,犯罪嫌疑人很快就被释放。若办案机关坚持认为有犯罪嫌疑,需要继续侦查的话,就要执行逮捕或者无罪释放,又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刑事拘留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