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如果是公诉案件,被害人无法撤案,如果是自诉的刑事案件才能够自行撤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
刑事案件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了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或者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及民法院等接到举报或者控告或接到报案、供述材料的事实,以及检察官起诉的材料。经各自管辖范围审查后,决定是否将刑事侦查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起诉或
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一般分为4个步骤。如下:1、社会上出现了涉嫌犯罪的事件,侦查机关可能是基于有关单位或个人报案、控告、举报等原因而介入,进行初步的调查;2、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3、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有以下规定,如果经过以下期限的,不再追究: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准确来说为追诉时效)具体为: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
刑事案件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了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或者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及民法院等接到举报或者控告或接到报案、供述材料的事实,以及检察官起诉的材料。经各自管辖范围审查后,决定是否将刑事侦查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起诉或
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应为: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有以下规定,如果经过以下期限的,不再追究: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
有刑事案件立案通知书的样本。上面主要包括的有名称、案号、被告人的姓名、犯罪嫌疑人的涉嫌罪名、依据的法律、作出机关、作出时间等。样本大致分三个部分:1、首部。首部包括的有文书的名称、填报单位或者单位的公章、文书的编号。2、正文。正文是由眉栏、
二审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制作刑事裁定书。1、刑事上诉抗诉案件:如果原判决事实清楚量刑适当,适用的法律规范无错误,可做出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决的刑事裁定书;2、有异议案件:原判决事实不明,证据不足,严重违反程序,可做出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的刑事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如下:1.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2.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一般包括:受理、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进行审判等步骤。对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