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发生医疗事故后,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可以向医疗机构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等费用。
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责任纠纷。即发生医疗责任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然最低成本的解决方式是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关于医疗纠纷的规定是: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
医院遇到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应尽快将事情报告给上级,医院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如果是发生了医疗事故,可以与患者协商相关民事赔偿的事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即和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此可见,在我国,发生医疗纠纷有三种解决方式
医疗纠纷处理有三个途径。 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意向,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予以解决。 二是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协商解决意向。 三是司法途径,医患双方均可向发生医疗事件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医疗事故责任纠纷认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3、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组织各项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3、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等。
医疗纠纷交通费的赔偿方式如下: 交通费是根据患者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在医疗纠纷法律实践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没有很好的保留乘车票据,对于时间、
发生医疗纠纷起诉医院的流程如下: 1、诉前准备工作:咨询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是否属于医疗过错,属于医疗过错的,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首先,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 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会建议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再次,如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