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通常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地震等;社会因素如战争、动乱、政府禁令等。
拒绝履行债务和逾期违约,不一样。拒绝履行债务包括履行期限到期后的拒绝履行;和期限届满前的拒绝履行;但逾期违约是指履行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拒绝履行的条件,具体如下: 1、合同依法订立,当事人互相负债; 2、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再履行的一方可以拒绝; 3、应当同时履行的,对方尚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没有先后履行
拒绝履行构成的条件: 1、须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存在这是拒绝履行的前提条件; 2、须履行仍为可能; 3、须债务人有拒绝履行债务的表示; 4、须债务人主观上出于故意; 5、债务人拒绝履行债务无正当理由。
合同无效或者合同被撤销可以拒接履行。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合同无效可以拒绝履行合同,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的,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等情形。
劳动仲裁胜诉了,但对方拒绝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催告其履行;若对方仍拒绝的,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管辖权的法院是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拒绝履行构成的条件是: 1、合同是依法订立的,当事人互负债务; 2、应当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后履行一方可拒绝; 3、应当同时履行的,对方还未履行,当事人可拒绝履行。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
如果一方拒绝履行抚养义务的,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与其进行协商,如果其拒绝支付的,未成年的子女也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拒不执行的则由法院强制予以执行。
拒绝履行协议合同应付的责任是: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
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债务的,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
一方拒绝履行合同的责任是: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债权人有先履行义务的,债权人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如下: 1、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2、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3、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
合同迟延履行的后果有,如果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者经对方合理催告后仍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该当事人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