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4
放火罪是指故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产燃烧。放火的行为可以是行动,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点燃公私财产;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防火义务,让火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通过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
法律中有关于放火的处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了放火罪既遂的判刑规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放火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所进行的量刑处罚适用的标准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放火焚烧财物,危害到或者足
放火烧山构成放火罪,有三种量刑情形: 1、犯此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如果是过失犯,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烧山判刑视情况而定: 1、行为人放火烧山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放火烧山的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故意放火拘留几天,视情况而定: (1)故意放火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处罚的区别: 1.不同主观心态,放火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失火罪在主观上是过失。 2.处罚力度完全不同的犯罪。对于过失引起的失火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故意引起的放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对于放火罪制定了两条刑法规则对其加以规制,对于放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造成重伤,死亡的结果或者使得公私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的,一般会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而过失违反本刑法一
放火罪不是行为犯,是具体危险犯。 1、所谓行为犯就是抽象危险犯,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就直接构成犯罪既遂; 2、但是放火罪中的防火行为必须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才构成本罪并不是只要一放火就构成本罪。
放火罪有结果加重犯。放火罪是有结果加重情形的,如果故意放火行为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属于结果加重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