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行政诉讼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在我国进行行政诉讼的,相关诉讼费用的具体承担规定包括: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
当事人对于行政诉讼所作出的判决进行申诉的时效期限应当从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可以随时提出申诉,即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行政诉讼申诉的期限,即再审的期限,一般是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认为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在上述法律文书生效后的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计算行政诉讼费用的方式:如果当事人提起的是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则每件交纳100元的案件受理费;如果当事人提起的是其他行政案件,则每件交纳50元的案件受理费。
申请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提起行政诉讼的办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提出书面的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当事人要申请行政诉讼的,需要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相应的证据材料;并且当事人一般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费用的计算是: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元至30元; 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400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元至100元; 4.行政案件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