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1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包括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合同免责条款的无效、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等。具体来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虚假表
满足下列条件的,能解除无限期的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 2、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的;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的等。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法理由是: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等。
以下这些合同属于承揽合同:1.加工合同。加工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具体要求,使用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出成品,定作人接受该成品并支付报酬的合同。2.定作合同。定作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具体要求,使用自己的材料和技术制作出
无效。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符合上述定义的童工。如果发现有儿童从事符合上述童工定义的工作,公司应建立、纪录、保留旨在救济这些儿童的政策和措施,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公司还应给这些儿童提供足够支持以使之接受学校教育直到超过上述定义
诺成合同,是指以缔约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充分成立条件的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合同、技术开发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都是诺成合同。 在诺成合同中,如不交付标的物则会构成违约责任。有些诺成合同
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发生合同纠纷,特别是对方有欺诈行为,当事人或者公民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起诉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受理后,认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立案调查处理,并根据侦查的事实和证据决定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
可撤销合同的范围应限定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 2、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4、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 5、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 6、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
属于可撤销合同的类型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
属于欺诈合同的情况: 1、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2、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仍然在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签订的合同。
合同无效和合同解除的区别如下: 1、从发生原因上看,合同无效是指合同根本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有效的条件,合同关系不应该成立,而合同解除是指消灭已经有效成立的合同; 2、对于无效合同应该当然无效,即使当事人不主张无效,有关国家机关也应主动干预
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2、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