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具体而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的。非本人主要责任,是指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的情形;因本人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的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即不属于工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如果职工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况,属于工伤;如果不属于,那么不能认定为工伤。
职工在上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时,如果不承担主要以上责任的,属于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具体情形如下: 1、上下班路上出车祸,职工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2、上下班路上出车祸,非职工本人主要责任的,应当认定为
上班路上交通事故可以算工伤,但是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公司员工不可以是主要责任人,交通事故是员工负主要责任的,那么将不会被认定为工伤。算工伤之后医疗期内不用上班,正常发放工资,如果需要护理的,公司承担护理费。如果被认定为伤残等级,可以领取伤残补助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法律明确规定了,在上下班途中,非因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交通乘坐交通工具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
职工在上班路上出交通事故,如果自己不负主要责任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者在上下班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如果本人不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算工伤;如果经交警认定,本人要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的,则不算工伤,不能去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上下班路上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算工伤。如果自己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