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条件为: 1、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2、由案件的当事人提出; 3、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等; 4、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的条件有: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中应当立案的条件是: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并且属于其管辖范围;或者接收到了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属于其管辖范围,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
刑事诉讼法中拘传的适用条件,是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其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公安机关立案应当满足的条件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立案机关管辖。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应当予以立案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刑事诉讼法拘留释放的条件,是讯问被拘留的人以后,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实事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4、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等等。
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 2、被害人遭受的必须是物质损失; 3、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 4、被害人受到的物质损失必须是因被告人对其人身权利进行侵害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损失。
刑事拘留20天批捕的适用条件是公安机关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且犯罪嫌疑人是有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认为对犯罪嫌疑人不能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
刑事诉讼法中先行拘留的条件:行为人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指认犯罪;被发现犯罪证据;以及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