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在行为人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方式招摇撞骗数额没有达到诈骗罪起点数额时,其行为仅成立招摇撞骗。而当招摇撞骗数额达到或超过诈骗罪起点数额时,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对象则是荣誉、职务、职称、福利待遇、甚至爱情; 2、犯罪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招摇撞骗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招摇撞骗罪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假冒国家工作人员诈骗符合上述特征,构成招摇撞骗罪。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弃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招摇撞骗罪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动词勘探则上就应当以犯
招摇撞骗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名之一,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均可构成本罪。
(一)侵犯的法益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主观上要求对他人的财物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招摇撞骗罪并不要求骗取产物,主要是假冒特定身份进行炫耀、欺骗,但不以骗取某种利益为要件,侵犯的主要是国民对国家机关的公共信赖; (二)行为方法不同
(1)侵犯的客体不同 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一定的职权,而这种职权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规定在现行刑法典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 (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主要有以下不同: 1、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诈骗罪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招摇撞骗罪的是追求非法利益; 3、行为手段不同; 4
第一,两者都是适用欺诈或者欺骗的非法手段对当事人实施侵犯,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第二,都可能能获得财产利益,招摇撞骗罪犯罪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这里所说的非法利益,不单指物质利益,也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诈骗罪具有非法
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主要有以下不同: 1、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诈骗罪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招摇撞骗罪的是追求非法利益; 3、行为手段不同; 4
具体区别如下: (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3.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