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事业单位职工工伤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的标准进行确定。受伤职工确实是有必要到外地进行治疗,因
工伤职工到指定医院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的标准报销。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按照本市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给住院伙
工伤职工停工治疗期间工资待遇是不会变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如果仅通过工伤认定的,不能享受伤残赔偿,获得以下工伤赔偿项目: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伙食补助费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费用;其他。
停止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主要有四种: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四)被判刑正在收押执行的。
工伤职工能享受的工伤待遇要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但具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医疗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二、住院
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1.工伤医疗待遇:一是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康复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二是住院伙食补助费。三是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2.停工留薪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
职工处在医疗期内的,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因工负伤,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下列待遇: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