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7
符合缓刑条件,可以申请判缓。是否判实刑,由法院根据案情和量刑标准,酌情决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所以,缓刑必须符合法定缓刑条件,法院才可以考虑。
按规定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累犯在服刑期间也是可以减刑的,在监狱减刑是由监狱管理部门决定的,跟法院判决没什么关系。在监狱服刑,减刑主要靠积极参加劳动,挣取积分,积分多了就可以减刑,或者有立功情节也可以减刑。
减刑是减轻对犯罪分子的刑事处罚,初犯入狱后,要想申请减刑的话,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1、在服刑期间有阻止别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舍己救人的情形的;3、检举监狱外重大犯罪活动,经过查证之后属实的;4、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的发明
犯罪行为人具有自首情节,应当依法从轻处罚。自首的犯罪事实是否被办案机关发觉,影响自首从轻处罚的幅度。自首的犯罪事实未被办案机关发觉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一般不超过4年。自首的犯罪事实已被办案机关发觉但尚未调查谈话、讯问的可以减少基
花钱是否可以减轻刑罚要看具体案情。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花钱在某些时候真的是可以减轻刑罚的,比如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的案件,但是花钱的对象并不是司法机关,而是被害人或其家属,这就是法律上的刑事和解制度。
对于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判刑会减轻。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等。
自首可以减轻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
即对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符合缓期条件的罪犯确定一定的考验期限,这个考验期限要高于或等于原判刑罚。但缓刑考验期最长不能超过5年。如果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间没有重新犯罪或发现其他以前犯的罪,没有其他违反缓刑考验规定的行为,考验期
只要符合下列缓刑适用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1、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