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2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生效后的执行: 1、出示遗嘱,向有关人员公布遗嘱内容; 2、编制遗产清册,并予宣布; 3、继承人或其他人对遗嘱没有争议时,把遗产按遗嘱的要求进行处理。
没有遗嘱,也可以发生房屋继承。发生继承时,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的顺位继承。法定继承人的第一顺位为配偶、父母、子女。因此,第一顺位人可以基于法定继承继承被继承人的房产。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遗嘱继承或遗赠抚协议
遗嘱继承应当先办理遗嘱公证。办理遗嘱公证需要提交个人身份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所有继承人与死者间的亲属关系证明、被继承人的财产凭证以及遗嘱原件。办理完毕遗嘱公证后,可以办理过户手续,如房屋的过户手续、车辆的过户手续等。被继承的房产证或其
办理遗嘱继承的,有4个步骤。如下:1、到被继承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科销户;2、开具死亡证明;3、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门,办理相应的过户手续。除此之外,还需要向登记机构提交这些文件。例如:房地产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复印件、房地产权证书原件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也就是说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继承,依据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继承按以下程序进行公证: 1、由遗嘱人到本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提出申请; 2、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交本人身份证、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等材料; 3、由公证处依法进行公证。
遗嘱继承公证的方式是: 1、当事人首先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2、公证机构受理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材料齐全真实的,进行公证登记。
关于遗嘱继承公证,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2、遗产证明。 3、死者生前单位或所在社区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4、其他证明文件。 5、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监护人需提供具有监护权的相关证明
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流程为: 1、当事人应当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遗嘱涉及的财产清单及财产的所有权证明和遗嘱书等; 2、公证遗嘱采用打印形式,遗嘱人根据遗嘱原稿核对后,当事人应当在打
遗嘱继承按以下程序进行公证: 1、由遗嘱人到本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提出申请; 2、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交本人身份证、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等材料; 3、由公证处依法进行公证。
如果只有继承人作为遗嘱见证人,那该遗嘱没有效。因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遗嘱见证人是继承人的遗嘱在形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是无效的。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有优先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继承开始后,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或遗赠、法定继承,一般按先后顺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