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0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应当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有被扶养人的,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
应该根据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程度,赔偿以下费用: (1)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凭据支付,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不得超过2人。 (2)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
医疗事故造成残疾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伤残等级和患者残疾时的年龄来进行判断,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患者残疾时已经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根据《医疗事故处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严格说所有的医疗争议在被鉴定为“医疗事故”之前,都仅仅只能称之为“医疗争议”或“医疗纠纷”。但是发生医疗争议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病情进展恶化,甚至残酷的死亡后果已经发生,一般患方家属都会情绪激动,或者陷入茫然无助之中,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暴
医疗事故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
受害者是在哪一家医院做手术出现医疗事故的,就可以找谁负责解决。在医院出现医疗事故的,找医院负责,要注意以下事项:1、马上要求院方封存病历保存证据;2、找专业人员分析治疗过程,重点确认有无医疗过错;3、分析医疗过错是否造成患者损害,医疗过错和
医疗事故的解决方式: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达成协议,双方根据协议处理纠纷。 2.行政解决。如果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功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司
医疗事故的解决办法:和解;调解;诉讼。在提起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来鉴定;在医疗事故发生之后,应该及时做伤残鉴定,并在实际的索赔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双方当事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
因医疗事故造成死亡却未上报的,应当对医院或不上报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罚。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汇报。未及时汇报的,应当给予适当惩处。
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方式主要是从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进行认定: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 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