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打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或者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工厂没有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1、员工可以先与工厂进行协商; 2、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有关的部门反映情况; 3、最后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进行仲裁、诉讼。 劳动合同诉讼程序如下: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
工厂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是按照职工在工厂的工作年限,每工作满一年就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赔偿,如果在工厂工作的时间还不满一年,但是已经有六个月以上了的话,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也可以多获得一个月的经济赔偿金,不满半年的就只能领取半个
因企业拆迁,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不能就新的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时,双方因企业经营发生重大变化而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补偿。指劳动者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正常工作期间应得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补贴、各种奖金和
厂房租赁合同纠纷可以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1、协商。指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 2、调解。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由第三者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
如果是当事人与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工伤保险纠纷,一般不属于劳动争议;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公司保险纠纷,一般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去申请劳动仲裁。
修理厂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1、协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来解决纠纷。 2、调解。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的,可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 3、仲裁。当事人还可以根据协议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协议中没有订立仲
工厂倒闭,公司剩余财产按照债务的优先顺序承担清偿责任。首先破产人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伤残抚恤费,拖欠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向职工支付的补偿金;其次破产人所欠债务,不包括前款规定以外的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