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9
担保合同有下列特征: 1.具有从属性,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必须以一定的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2.具有补充性,是指合同债权人所享有的担保权或者担保利益。 3.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担保合同尽管属于从合同,但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即担保合同
担保合同有效期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当事人对合同担保期限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最长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当事人对合同担保期限约定不明的,一般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算,最长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反担保合同期限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反担保合同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担保合同是从合同。法律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担保人如果是提供担保物担保的,以担保物价值为限承担担保责任,对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保证人,并且保证合同有约定的,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
首先,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其次,第三人提供担保,未经其书面同意,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的,担保人不再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再次,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设定抵
担保合同无效的,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
担保合同是通过明确担保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当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债权人可不必经过仲裁或诉讼程序而直接通过担保合同从债务人或第三人处获得某种补救,以弥补债权人遭受的损失。法律依据是《民法
担保合同的担保形式: 一、约定担保。 约定担保,是指以合同的方式设立并发生效力的担保方式。约定担保,除法律对其成立要件和内容另有规定外,完全依照当事人的意思而设立。在我国现行担保法制下,抵押、质押、保证、所有权保留等均属于约定担保方式。 二
担保合同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在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或者是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签订的保障债务履行的合同,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第三人以一定的方式来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这里的第三人也就是担保人。担保合同从属于主合同,主合同的存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