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刑事案件有时间限制。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拘留时间最长不超过37天;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如果案情复杂等,可以继续延长。审查起诉期限为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审判期限应当在受理后一个
刑事案件申诉时效为两年。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的才会受理,如果超过两年的,除非具备以下情形,否则法院不会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
当事人被带走之后,很多家属非常关心刑事案件处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下面介绍刑事案件三个阶段的时间规定:在公安阶段: (一)强制措施期限: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 2、拘留时间,最长37天; 3、取保候审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 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取保候审的人是会被限制出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取保候审的人是会被限制出境的。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中国公民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
取保候审的人会被限制出境。取保候审的人会限制出境,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不能出国,去住所地城市以外的地方都要报公安机关批准的。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
刑事申诉没有时间限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
有的。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
刑事案件是有时间限制的。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 2、拘留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7天;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5、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羁押不得超过2个
刑事申诉是有时间限制的,当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当事人对案件有异议的应该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二年内提出申诉。如果超出时间期限,法院一般会驳回当事人的申诉。当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其有着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超过两年的,法院仍应该受理。其中特殊情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