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法院确定监护权的因素有:监护人的个人品格、能力、职业状况及其与子女间关系;被监护人的年龄、性别以及他们自己的意愿。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具体如下: 1、事先未确定监护人的,可由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未能协商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其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3、未成年人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父亲、母亲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流程如下: 1、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3、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
监护人规定的内容如下: 1、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3、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应当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程序: 1、确认监护人的范围; 2、判断有监护资格的当事人的监护能力; 3、指定对被监护人最有利的人员担任监护人。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一、二款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流程如下: 1、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3、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权利主要包括: 1、依法履行其法定监护权,最大程度的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2、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照顾被监护人。
在我国有权指定监护人的机关有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对有关当事人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法条规定,监护人有如下责任: 1、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裁定书的内容必须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确定。在民事诉讼中,民事裁定书可以用于很多地方,在不同的地方用民事裁定书,裁定书的内容是不同的,比如人民法院裁定原告撤回起诉的,民事裁定书的内容应当写明原告为何撤回起诉,以及人民法院是否进行准许,人民法院
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内容如下:1、在当事人诉辩称之前,简要叙述争议事项;2、在阐述当事人的诉辩意见之后,列明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拟证明的事实;3、详细记载法院质证及认证的经过;4、在充分质证认证的基础上,以居中的语言陈述查明的案件事实;5、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指的是父母。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