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9
1、债务纠纷案从起诉到开庭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2、起诉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3、立案后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离婚诉讼中变更诉讼请求,可以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来,但是为了降低诉讼风险以及提高诉讼的效率,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变更申请应尽可能地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
我国法律对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立案以后,人民法院要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然后人民法院要在收到答辩状的五日内发送原
1、民事诉讼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1、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上诉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3、被告人
民事诉讼可以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一审中,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但只有一审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二审只能按照一审的诉讼请求,不能更改。
可以。增加诉讼请求属于变更诉讼请求的一种。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变更请求。在诉讼中是可以变更诉讼请求的,被告可以要求答辩期和举证期。建议在开庭前变更,以免对方当庭要求答辩期。
开庭时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吗: 1、可以。 2、增加诉讼请求属于变更诉讼请求的一种。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变更请求。在诉讼中是可以变更诉讼请求的,被告可以要求答辩期和举证期。建议在开庭前变更,以免对方当庭要求答辩期。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开庭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开庭时间也不同: 1、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左右开庭审理。 2、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需要在六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二个月左右开庭审理
这种情况是需要看审判书是在什么时候送达的。如果是属于适用的是简易程序的话,审判部门就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最后法院在当事人就要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但是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那么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如果被告人下落不
民事诉讼的开庭时间: 1、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则60天后可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