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假释的特征有: 1、假释以执行一定期限的刑罚为前提,如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2、假释以受刑人在服刑期间的悔改为根据; 3、假释以受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为条件。
假释的条件: 1、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限制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
办理假释的流程如下: 1、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提出假释建议书,报请服刑人监狱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2、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以及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和不致再危害社会
关于寻衅滋事案的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明确规定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适用条件如下: 1.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以下情形假释会被撤销: 1、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无论新罪的性质和形式,无论犯罪行将被判处什么样的刑罚,都应当撤销假释;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犯新罪,如果发现的新罪在起诉期限内,也应撤销假释; 3、假释犯罪分子在假释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两高国家赔偿解释内容:明确当国家机关对公民的人身羁押或者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的,在解除、撤销强制措施超过一年未移送起诉、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撤销案件的有权依法申请国家赔偿获得权利救济。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最高院关于信用卡诈骗的法律解释: 1、对以伪造、冒用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等手段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者以伪造、涂改、冒用信用卡等手段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2、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骗取财
假释的法定程序是:首先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建议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准予假释。公安机关根据裁定执行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