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反映,并进行协商解决。 2、劳动者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公司没有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
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公司拖欠工资,处理方式如下: 1、去劳动监察投诉,通常是向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公司拖欠工资属违法行为; 2、申请劳动仲裁,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
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用人单位存在拒不
欠薪打12333有用。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12333智询通”智能服务系统通过对12333电话咨询中心知识库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海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发,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 第一,如果本单位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三方代表组成,
拖欠工资不给的处理如下: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
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赔偿或者少赔偿,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会在60日内得到工伤认定结果。得到工伤认定结果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商定赔偿范围,争取合法权益;若协商不了,可以选择当地仲裁机构
工伤误工费赔偿,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误工费具体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
劳务派遣人员工伤的处理程序,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及时送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3、依照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支付赔偿金。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要从事故伤害发生那天起的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
首先,优先股股东有股利分配的优先权。根据一般规定,优先股股东可以享有基本的股息红利。其次,优先股股东有分配剩余资产的优先权。如果公司宣布清算或者破产了,优先股股东可在普通股股东之前得到剩余资产的偿还。另外,优先股股东还有有限投票权。虽然由于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如下: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去当地劳动部门为当事人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
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