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奶奶的房产继承若有遗嘱依遗嘱进行,没有遗嘱的则按法定继承顺序进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二款,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
遗产继承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由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
继承的房产过户遵循以下流程: 1、房产评估; 2、继承公证; 3、房屋测绘; 4、继承登记; 5、领取证书 到被继承房产所在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时,申请人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如医院的死亡通知书、骨灰证、火化证明
母亲遗留的遗产,一般有3种继承方式。分别是:1、遗嘱继承。母亲去世前订立了遗嘱的,按照遗嘱来处理;2、遗嘱抚养协议。母亲去世前订立了遗嘱抚养协议的,按照遗嘱抚养协议来处理;3、法定继承。母亲既没有订立遗嘱,也没有遗嘱抚养协议的,那么可以按照
后妈的遗产的继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如果后妈立有遗嘱的,就按照遗嘱的要求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对称,指继承人的范围、顺序、所继承遗产的份额皆由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因这种继承制度的特点是各类继
继女与继父形成事实抚养关系的,继女则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继父的合法遗产。民法典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家庭财产继承顺序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顺序进行。财产继承时,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此外,对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
夫妻中的个人债务由夫妻一人承担。夫妻没有个人财产的,可以在分割共同财产后,用自己获得的共同财产份额偿还个人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的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的具体的规定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作为保证人,如果被债权人起诉的,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确定如何进行答辩的抗辩,主要可以考虑从保证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过保证责任承担期限、是否应该承担保证责任、应当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等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说:第一、你首先得仔细查看下保证合同中的签名是不
起诉欠款人的法律程序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1.双方当事人同居期间各自的收入,认定为个人财产。双方各自继承和受赠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对待。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被解除时,当事人一方个人的财产归个人所有。2.同居期间当事人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照按份共有处理。婚姻被确认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