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6
可能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主体有: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行政复议法》中对于复议机关的受案范围规定不包括: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当事人不服人事处理决定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而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等处理决定的,可以
主奴契约不具备法律效力。主奴契约属于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是无效的,既然是无效,就不会受到法律保护。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不包括行政法和刑法等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对空间上的效力。对物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物权的效力有: 一、物权的支配效力。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 1.所有权之间的排他效力;2.用益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3.担保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4.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5.所有权与定限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的工资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欠工资单位全称,劳动者个人具体信息; 2、欠工资的事实和理由; 3、欠款的具体数额,欠款的具体期限; 4、欠款是否需要支付延期还款的利息,利息约定是多少; 5、欠款偿还期限及支付方式; 6、逾期不支
具体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性质,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适用于犯罪分子
约定在本质上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合同约定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
要约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对要约人的约束力和对受要约人的约束力两方面。 1、要约对要约人的约束力。此种约束力又称为要约的形式约束力,是指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拘束,不得随意撤销或对受要约人随意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 2、要约对受要约人的
债务转让的法律效力包括: 1、债务全部转让的,原债务人退出债权债务关系,债务受让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2、债务受让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享有的抗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家庭暴力的法律惩罚: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