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7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般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处罚如下: 1、一般情况下,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并且情节严重的,涉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
谎报安全事故罪量刑规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谎报安全事故,贻误事故抢救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其中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五百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以罚款。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
重大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标准如下: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报告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行政部门。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3、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发生事故后,以抢救受伤人员为第一要义。具体如下:1、建筑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2、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关抢救措施;3、单位负责人采取抢救措施后,应当立即上报相关管理
1、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报告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行政部门。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3、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的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如果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应当处
不报、谎报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耽误事故抢救,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不报、谎报事故罪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判处拘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
行为人犯了不报安全事故罪的,会这样处罚: 1、如果是属于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是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对安全事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一般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是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