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劳动争议分类和劳动争议诉讼中应注意问题有: 1、对举证责任明确,由用人单位保存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承担承担举证责任; 2、对新法的认识不足; 3、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
工资争议不是必须要劳动仲裁。发生工资争议后,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来处理,不是必须要申请仲裁。
在对劳动争议提起上诉的期间,如果劳动者仍然在用人单位就业并且付出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追加请求。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发生劳动争议算工资的方式如下: 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2、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
1、计算周期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即期限最长为11个月; 2、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 3、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双倍工资计算应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并不得低于统筹地
公司股东的工资问题属于劳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
工资欠条算劳动争议案件。对于该争议案件,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仲裁机构裁决;或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作为欠款纠纷案件来由法院调解或者判决。
属于。不管是暑假工还是正式的长期工,工资都应当按月发放到职工手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下: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