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8
被开除工龄计算:受开除公职处分的,开除前的工龄不作为连续工龄计算;受除名处理的,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受辞退处理的,被辞退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其他。
职工发生工伤,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相当于误工费。 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人身损害,可以要求加害方支付误工费,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支付。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员工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按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未提供正常劳动
农民工讨薪的方法如下: 1、农民工讨要薪酬时,如果是向有工会的单位讨要,可以首先向工会反映具体的情况,通过工会与单位进行交涉; 2、如果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以直接向单位提出协商的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也可以联合起来,向单位提出集体协
工资应该正常发放。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属于停工留薪期间。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的待遇发放工资给员工。也就是因工伤不能上班的,劳动者可以正常享受上班的待遇。
工伤康复期间工资不是只发底薪的。在工伤康复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只发底薪并且拒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解决。
治疗工伤需要确定停工留薪期,通常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出具意见,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
停工留薪期一般以十二个月为限。职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停止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包括住院治疗和出院后休养期间。
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具体长短,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依据工伤的部位和程度、治疗需要及个体差异,参照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为加强和规范对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管理,各省一般都制定了各自的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停工留薪期分类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首先,停工留薪期,是指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期间。 其次,停工留薪期限,应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
企业员工是属于劳动合同制工,是不适用留职停薪的。也无法办理。停薪留职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停薪留职合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