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4
行政违法行为自作出之日起的二年内没有被发现的,可免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且有危害后果的,在五年内没有被发现的,可免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2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处罚的期限是二年,超过二年违法行为没有被发现的,不再处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所以违法行为经过2年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例如治安管理处罚的
有期徒刑不是行政处罚。有期徒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由此可见,有期徒刑不是行政处罚。
我国《行政处罚法》中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一般是二年。但至多可延长至五年。如果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了危害后果,则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能再予以处罚。
如果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执行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限是处罚决定书中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申请执行处罚的时效期限是三个月,从当事人的复议申请期限或诉讼时效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行政处罚应当在二年内作出,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的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三个月。如果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则该机关可以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申请法院执行。
三个月内。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当事人申请行政救济的期限届满之次日起,在三个月内,依照本
对行政拘留的处罚申请暂缓执行的情况为: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且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经担保后可以决定暂缓执行。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可以暂缓执行。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