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法有期徒刑一般年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也就是最高是15年。但是,如果是数罪并罚的情形,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处25年。如果是死刑缓期执行并且被减为无期徒刑的,并且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为25年有期徒刑。总之,有期徒
不能,依据法律规定减刑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但是有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故有期徒刑减刑不可
有期徒刑缓刑的执行方式如下:先执行缓刑,缓刑是多长时间,就执行多长时间。缓刑期间没有违法行为,缓刑期满后,视为刑期结束,不再执行监禁刑罚。如果在执行缓刑期间,发生违法行为,终止缓刑,对犯罪人收监。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
三年有期徒刑一般能减刑二分之一的刑罚,即减刑一年半。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无期徒刑减刑之后实际执行的刑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无论是经过一次或是数次减刑,其实际的服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有期徒刑,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所谓“判决执行之日”
有期徒刑期间有没有政治权利,需根据情况而定: 1、如果犯罪分子被叛处10年有期徒刑,但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在10年有期徒刑执行期间是享有政治权利的。只要没有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就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
根据法律规定,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
管制的特征有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管制的内容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关于有期徒刑犯的减刑期限问题是有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可以减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可以减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现突出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