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可撤销的合同的撤销情形如下: 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签订; 2、因一方或者第三人存在欺诈手段,当事人受到欺诈从而签订的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迫使当事人签订; 4、成立时显失公平。
合同具备可撤销的原因,是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前提条件。合同可撤销的原因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五种情形。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损害国家利益的才作为合同无效的原因。
下列情形会被撤销假释:1.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2.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4.受到执行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版期二分之一以上,权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
可撤销合同的适用情形如下: 1、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 2、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合同; 3、订立合同时,一方陷入危险状态,导致订立的合同明显不公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效或者撤销
撤销假释的情况有,被假释的犯罪嫌疑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开且犯新罪的;在假释考验的这一段时间里,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嫌疑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被假释的犯罪嫌疑人,在假释考验的这一段时间里,有触犯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相关规定
担保合同可以撤销的情形包括以下内容: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担保合同 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对合同的性质、重要条款(如价格、产品、数量、质量)等认识错误,并基于该错误认识订立的合同。产生重大误解一方或者双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以下情况不得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撤销假释的情形: 1、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 2、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 3、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撤销假释。
不能假释的情形有:1、犯罪分子是累犯的不能假释;2、犯罪分子实施了暴力性犯罪的,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不能假释;3、因为实施了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即使在监狱内表现良好减刑后刑期少于10年的,也不能假释;4、犯罪分子实施
不得假释的情形有: 1、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对实施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犯罪人; 3、对被判处十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趁人之危。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是相对无效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合同。
缓刑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 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 因为过失犯罪的罪过小,主观恶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可以优先考虑。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少年犯多受社会不良影响和诱惑走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