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4.1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不良行为旷课、携带管制刀具、大家斗殴等。未成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预防的措施有家庭进行预防,学校进行预防、社会进行预防以及法律进行预防。
律师普法
  •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将什么列为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将什么列为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2020.06.18 1,445
  • 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2020.03.22 882
  • 防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方面有什么规定
    防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方面有什么规定

    防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方面规定如下: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引导教职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2、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22.05.11 1,573
专业问答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有哪些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法律

    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

    2022-03-30 15,340
  • 对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制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包括哪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

    2022-01-27 15,340
  • 预防未成年人受到不良出版物的消极影响,有哪些规定预防未成年犯罪

    出版物(包括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是大众传播媒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未成年人因其是非辨别力、行为控制力、心理承受力都较成人弱,出版物对他们的影响就更大。为了防止

    2022-03-15 15,340
  • 未成年人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⑴旷课、夜不归宿;⑵携带管制刀具;⑶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⑷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⑸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⑹参

    2022-03-1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未成年自愿发生性行为构成犯罪么 01:25
    未成年自愿发生性行为构成犯罪么

    未成年自愿发生性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性自主权做出处分,所以如果是自愿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 2、与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不论是否自愿都是违法行为,如果是女孩会涉嫌强

    18,697 2022.11.21
  •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 01:58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也就是说,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

    2,735 2022.04.17
  • 未成年人哪些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01:15
    未成年人哪些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哪些行为要负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

    4,486 2023.01.14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