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适用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动力。 第四,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 第五,坚持
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在新的《民法典》中有以下规定: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3)“三同时”原则,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
一、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三、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原则:。 四、“三同时”原则。 五、“三同步”原则。 六、“四不伤害”原则。 七、“四不放过”原则。 八、“五同时”原则。
安全生产的原则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如下:1.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我国宪法总纲第六条规定。这一原则体现生产和分配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内涵。2.保护劳动者原则。“保护劳动者原则”是由劳动关系所具有人身关系的属性和隶属关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