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刑法中的作为犯与不作为分别有以下规定: 1、作为犯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构成的犯罪; 2、不作为犯是负有实施一定行为的义务人,故意或者过失地不履行必须履行并且也能够履行的行为义务,因而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
作为具有以下各种表现形式有利用自身;利用机械;利用自然;利用动物;利用他人。作为是指表现为一定的身体动作的作为。作为是通常意义上的行为,论及行为时,首先指的就是作为。
不作为是存在过失犯罪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有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这几种。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条件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
停止形态不一定能认定为犯罪中止,是否是犯罪中止要看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1)时间条件:中止行为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或实行阶段,既遂之前。 (2)主观条件: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 (3)客观条件:在实行行为终了前,行为
1、应当具备及时性; 2、全体共同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
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情形有: 1、人民法院发现案件可能涉及犯罪的,应当裁定暂停审理,移送公安机关; 2、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合法权益的; 3、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义务
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情形有: 1、人民法院发现案件可能涉及犯罪的,应当裁定暂停审理,移送公安机关; 2、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合法权益的; 3、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义务
刑事案件中不同的机关具有不同的职能,各机关发挥不同的作用。在确定其有何具体作用之前,应当先区分主体,然后才能就才能认识其作用。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审查起诉、批准逮捕、羁押必要性审查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是: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 (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四)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中止犯罪的行为。
1、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资质,或者鉴定事项超出该鉴定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的; 2、鉴定人不具备法定资质,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者职称,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 3、送检材料、样本来源不明,或者因污染不具备鉴定条件的; 4、鉴定对象与送检材料、样本
辨认笔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 2、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3、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4、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