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3
未成年人犯罪不受监护人教唆的,监护人不予判刑。 1、单纯认定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此时作为监护人不会被判刑。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监护人不会被判刑,但由于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和教育,监护人有经济赔偿的义务; 2、未成年人有财产的,
未成年犯罪,如果不是监护人教唆引导其犯罪,那监护人就不会被判刑。未成年犯罪其监护人虽不会因此被判刑,但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有教育和抚养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监护人有进行经济赔偿的义务。
缓刑不能判缓刑,也没有缓刑判缓刑的说法。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犯罪分子进行考察,并根据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行为可以构成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的,可以构成犯罪。
未成年时犯罪,成年后又犯罪是不构成累犯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未成年犯罪后成年了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但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对未成年人可能会判决无期徒刑,无期徒刑可以成为对未成年人实际判处的最高刑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符合缓刑的条件就能判缓刑。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共同犯罪的主犯,如果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判处缓刑。其他主犯,如果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一、以下情形不判缓刑: 1、累犯不适用缓刑; 2、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
累犯犯罪不能适用缓刑。我国《刑法》第74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该规定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累犯从重处罚的性质,因为缓刑的运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
缓刑后不能构成累犯。构成一般累犯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构成特别累犯要
犯罪嫌疑人批捕是否能判缓刑需要看是否满足判缓刑的条件,判缓刑的条件是: 1、缓刑只能适用于用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的犯罪人; 2、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