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有谅解书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判缓刑,判缓刑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
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刑事谅解书没有固定的格式,只需要表明谅解事项,当事人可以自行书,不过需要注意,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伤害,在谅解书中要明确写明已经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并且赔偿已经履行到位,如果没有造成伤害的,不需要写明,但是要明确的表达已经得到受害人
不一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的使用条件为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人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谅解书在对罪轻认定和悔罪认定中
缓刑犯不一定要提交谅解书。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宣告缓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不满18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
刑事谅解书中所应当包括的内容有: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证据;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真诚悔罪;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
聚众斗殴不是双方都需要谅解书,只有被害一方才有权利出具谅解书。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只要满足缓刑的条件,那么没有谅解书也可以判缓刑。其条件为:1.犯罪主体应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犯罪情节较轻;3.有悔罪表现;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没有对方的谅解书也是有判缓刑的可能的。即行为人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不一定能判缓刑。谅解书不是判缓刑所要条件,只要满足缓刑的条件,那么没有谅解书也可以判缓刑。适用缓刑的条件为: 1.犯罪主体应为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属于轻微; 3.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 4.犯罪分子无再
法律并没有规定获得被害人谅解是判处缓刑的必要条件,尽管获得谅解是量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的缺失并不必然否定对被告人缓刑的适用。社会上普遍存在不谅解就不能判缓刑的错误认识,并利用被告人急于获得谅解的心理对赔偿数额漫天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