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2
侵权责任所适用的归责原则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包括有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等。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
若行为人有侵害财产权的行为,则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
侵犯商标行为的不同,认定构成不同犯罪的,那对应的判刑标准也不一样。对于商标侵权,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有: 1、假注册商标罪; 2、销售假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遇到商标侵权的解决办法有: 1、收集保存
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适用民法典。民法典所称的民事权益包括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所有权、名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著作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以及财产权益。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从事高度
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包括: 1、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民事责任; 2、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作案工具、行政罚款等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 1、制造了加害事实,产生了不利影响。 2、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3、主观上是故意侵犯。 4、加害行为与产生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一般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会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四个方面。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权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因素,侵权行为才能成立。
商标侵权包括这几种: 1、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