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起诉离婚的程序: 1、确定管辖权的法院; 2、管辖法院确定后,起草起诉状; 3、准备诉讼证据; 4、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5、等待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
离婚房产证没下来,双方可以达成分割协议,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作出处理。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可以对夫妻财产达成分割协议,协商不成的,应当在房产证下来之后,才能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房产证还没有下来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在
当事人需按下列步骤来起诉离婚: 1、当事人一方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并提交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 2、法院应当先进行调解; 3、调解有效的,终止审理; 4、调解无效的,进行审理,作出判决。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1、离婚时的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方式是: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一方与他人同居,重婚,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一般不参与财产分割。婚前财产属于一方当事人的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而变成共同财产。在离婚时,财产分割仅限定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对于夫或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不进行分割。但是如果一方的婚前财产在婚后转为共同财产的,需要进行分割
离婚后,财产按照下列方式划分: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2)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
离婚财产的分割,首先需要明确财产的归属,如果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是无需分割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时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按照双方意愿进行分割,若是无法协议分割,法院会依照照顾孩子、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一
离婚财产属于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是: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会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不用进行分割,属于一方所有。
想离婚的一方写好起诉状后向被告所在地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注意要准备好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一系列证据,如果有必要,要聘请专业的律师。
离婚房产分割的时间以双方约定或法院生效裁判载明的时间确定。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的,财产一般先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则共同财产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个人财产不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