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法定继承人分配遗产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一般情况下是均等分割,没有自理能力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尽了抚养义务的可以适当多分,未尽抚养义务的可以少分或不分。
配偶、子女、父母是财产继承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律还有规定,在继承开始后,只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产继承分配不均匀: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2、被继承人履行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
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
丧失遗产继承权的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2、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造成严重后果的; 3、继承人为占有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管既遂未遂,均丧失继承权。
丈夫去世后财产分割的方式:涉及共同财产的,先将共同财产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予以分割,计算出被继承人的遗产总额。然后,按照遗赠扶养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中,按照配偶、子女、父母优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顺序继承。
民法典中婚前财产再婚妻子具有继承权。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权,男女再婚后,成立合法夫妻关系的,对婚前财产就享有继承权。只要结婚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配偶是第顺序继承人。
离婚后一方取得房产再婚后的继承方式是: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协议;没有协议,有遗嘱的按遗嘱;既没有协议,也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方离婚后所取得的房产属于再婚中个人的婚前财产,按照有关个人财产的继承规则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
财产继承权顺序: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等的,按照法定继承。继承比例一般是平等的,如果各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不等分。
以下财产不能当作遗产来继承: 1、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所有权、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2、被继承人生前没有依法取得所有权的财产; 3、与被继承人的人身有关的债权、债务。
被继承人的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中涉及到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可以的。为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共有三种情形: 1、当出生的胎儿为活体时,胎儿可以取得该份遗产; 2、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原保留的遗产份额仍视为被继承人尚未分割的遗产,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依法分配; 3、如果该胎儿出生时为活体,但不久后死亡,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