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1
构成诈骗罪的情形有: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
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情形如下: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2、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欺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利用虚假证明文件欺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作为担保或者重复担保超过
集资诈骗罪主要情形如下: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
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的区别具体如下: (1)主观要件不同。这是区分两罪的关键所在。虽然两罪采取的手段相似,但主观目的不同; (2)两罪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不同; (3)界定该两罪的关键在于主观要件,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如下: 1、以引进资金或者项目等虚假的由头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2、用订立虚假经济合同的形式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3、用虚假的证明材料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4、用虚假的产权证明材料或是超值抵押物骗取
诈骗数额特别大的情况是情节严重的情况。此外,诈骗金额超过10万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认定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主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
遗嘱无效中包含以下情形: 1、遗嘱人立遗嘱时没有遗嘱能力; 2、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 3、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不属于自己财产的,遗嘱的这部分内容无效。遗嘱是在遗嘱人死亡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所以若因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的要求,特别是因遗嘱不符合
1、主观要件不同。这是区分两罪的关键所在。骗取贷款罪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因在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为取得贷款而采用了非法手段,有归还的意愿。而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意图就是通过非法手段骗取贷款并非法占有。 2、两罪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前者因为不符合申请贷款的条件采用非法手段骗取贷款,并会归还;后者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并不归还。骗取贷款罪,如果情节严重,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贷款诈骗罪,如果诈骗数目较大,达到法律
1、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的。 2、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对利益受损方而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有以下几个需要解散的情形: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