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2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试用期内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应该写明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 2、劳动者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等; 3、劳动合同解除事由; 4、经济补偿金; 5、工作交接; 6、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其中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约定时间都是不确定的,需要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前进行协商。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情形: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解除30天通知用人单位,无需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一时找不到新工作领不到失业金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有明确规定:非产权人在使用他人的财产上增添附属物,财产所有人同意增添,并就财产返还时附属物如何处理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又协商不成,能够拆除的,可以责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价归财产所有人,造成财产所有人损失的,应当
当事人被行政处罚的,用人单位不可以此为由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仅在劳动者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以此事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
下列情形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采取裁员或者无过错性辞退的方式与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疑似职业病病人解约;与患病后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解约;或者与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者解约的等。
合同未解除,原合同满足下列条件也是有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公司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方法: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单方面解除;存在经济性裁员情形,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裁员;其他。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