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公司在疫情期间降薪合法。疫情隔离期间,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以降薪但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按照生活费的标准支付工资。
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调岗降职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但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也是有权调整岗位的,但必须提交足以证明劳动者不适合本工作的证明。
企业在疫情期间生产经营有困难的,在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后,降薪合法。企业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一致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需要在这两种的前提下才可以降薪:1、职工在严重违犯单位的规定的情况下是允许依法进行降职降薪的,企业私自给职工减少薪资是不合乎法令的;2、如果职工连续3个月没有达到指标,并符合公司薪资管理规章,是可以对其薪水待遇进行降级。但如果没有上面的情况
公司无故降薪,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公司降职降薪可以申请赔偿。如果公司单方面降薪,又没有合理的依据,是能够以拖欠工资为由要求赔偿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按照约定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公司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是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
不可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无缘无故降职降薪,应当向单位索要书面文件作为证据。 如果不接受降职降薪,应尽量保持在原工作岗位工作,并拿好证据,立即去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要及时维权,如果在被降职降薪后一个月内仍无反应的,视为接受公司的降职降薪行为。 公司
公司无缘无故降职降薪,应当向单位索要书面文件作为证据。如果不接受降职降薪,应尽量保持在原工作岗位工作,并拿好证据,立即去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要及时维权,如果在被降职降薪后一个月内仍无反应的,视为接受公司的降职降薪行为。
用人单位强行调岗降薪劳动者可以辞职并索赔。调岗降薪属于对原劳动合同的变更,依法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司法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为达到减少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目的,便采用调岗降薪、外派、安排进修等手段,恶意逼迫劳动者主动辞职。
降职降薪属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情况,用人单位应进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