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骗取征地补偿款,应当根据诈骗罪定罪,依据刑法规定,骗取公私财物3000-10000元属于数额较大,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骗取数额3-1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骗取数额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判处10年以上有期
征地补偿款分配有争议的情况可以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征地补偿款一般是按照户籍人数或土地面积进行核算的,个人间具体的分配产生争议需要通过民事争议解决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留用地按实际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面积的10%至15%安排。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不安排留用地采取货币方式补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货币补偿而放弃留用地安置;被征地所属土地范围内,没有符合土地利用可供选址安排作为留用地的。提出的留用地选
若行为人有骗取征地补偿款的行为,则是违法的,若数额较大还可以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土地管理法》规定,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职务侵占由犯罪地所在的公安机关立案。嫌疑人居住地更合适的,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犯罪场所包括犯罪场所和犯罪结果场所。犯罪地点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预备地点、开始地点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结果发生地点,包括犯罪对象的侵权地点、犯罪
土地征收补偿违法,如果查不到具体的投诉部门,可以向发放土地征收补偿费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投诉。收到投诉的县级人民政府会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转送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这样投诉,投诉人可以收到县级人民政府信访部门的书面回复的。
侵占或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如果行为人尚且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的,且行为人具有国家公务人员身份,贪污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侵占或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的处罚是:侵占或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可以直接拨打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或市监察局热线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土地违法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侵占农田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国家保护农田,严格控制农田转为非耕地。非法占用农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农田大量毁坏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侵占农田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国家保护农田,严格控制农田转为非耕地。非法占用农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农田大量毁坏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