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
在空间效力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全部适用本法;在对人的效力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内违反治安管理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里的公民既包括中国民,也包括外国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1)机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机密性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
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适用对象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条件是: 1.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
我国网络安全保护的基本法是《网络安全法》。该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
无期徒刑适用下列对象: 1、依据法律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以及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 2、部分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有: 1、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以及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 2、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部分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规定了各种罪可处的最高刑和最低刑;不少条文还对同一犯罪规定了几个不同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在这些规定中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致可
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其适用对象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
罚金主要适用于三种犯罪: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